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是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抗凝治疗监测及手术风险评估。通过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活性,PT能够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的异常状态。在抗凝治疗(如华法林使用)中,PT测定是调整药物剂量的关键依据,同时也可用于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疾病的辅助诊断。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PT检测已成为临床常规凝血功能筛查的核心项目之一。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主要包含以下检测项目:
1. 基础PT值:以秒为单位,反映血浆凝固所需时间;
2. 标准化比值(INR):通过校正不同试剂的敏感度差异,实现结果标准化;
3. 活动度(PT%):通过标准曲线换算的凝血因子活性百分比;
4. 凝血因子缺乏分析:结合其他试验结果判断具体凝血因子缺陷。
现代实验室主要采用自动化凝血分析仪完成PT检测:
- 光学法仪器:如Sysmex CS系列、Stago STA-R Evolution,通过光密度变化判定凝固终点;
- 机械法仪器:如IL ACL TOP系列,利用磁珠运动监测粘度变化;
- POCT设备:Portable CoaguChek XS系统适用于床旁快速检测。
标准检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采集柠檬酸钠抗凝静脉血,离心获取乏血小板血浆;
2. 将血浆与预温的凝血活酶试剂(含组织因子、钙离子)混合;
3. 监测混合液凝固时间,仪器自动记录PT值;
4. 通过公式计算INR:INR = (患者PT/正常对照PT)ISI(ISI为试剂敏感指数)。
公认的检测标准要求:
- 参考范围:PT 11-14秒(试剂依赖),INR正常值0.8-1.2;
- 抗凝治疗目标值:房颤患者INR 2.0-3.0,机械瓣膜置换后2.5-3.5;
- 质控要求:每日运行正常/异常质控品,参与室间质评计划(如ECAT);
- 标准化规范:遵循CLSI H47-A2指南和WS/T 359-2011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