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食品实验室 > 零食炒货

白砂糖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07 15:59:20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7日 16:00

白砂糖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白砂糖检测项目及标准解析

白砂糖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和食品加工品质。为确保白砂糖符合及行业标准,需通过多项严格的检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以下是白砂糖检测的核心项目及其技术要求,依据中国标准(GB 13104-2014《食品安全标准 食糖》)和相关规范整理。

一、感官指标检测

  1. 外观与色泽

    • 检测方法:目测法、色值仪器分析(ICUMSA法)。
    • 标准要求:白色晶体,无明显黑点或杂质;优级白砂糖色值≤60 IU,一级≤120 IU。
    • 意义:反映制糖工艺的提纯效果,杂质残留情况。
  2. 气味与滋味

    • 检测方法:感官评定,无焦苦味、酸味或其他异味。
    • 标准要求:甜味纯正,无异味。
    • 意义:判断是否存在加工污染或储存变质。

二、理化指标检测

  1. 蔗糖分(核心指标)

    • 检测方法:旋光法(GB/T 35887)、液相色谱法(HPLC)。
    • 标准要求:优级≥99.7%,一级≥99.6%。
    • 意义:直接决定白砂糖的纯度和经济价值。
  2. 水分含量

    • 检测方法:烘箱干燥法(105℃恒重)。
    • 标准要求:≤0.06%(优级)、≤0.07%(一级)。
    • 意义:水分过高易导致结块或微生物滋生。
  3. 电导灰分

    • 检测方法:电导率仪测定溶解后的电导率。
    • 标准要求:优级≤0.03%,一级≤0.05%。
    • 意义:反映无机盐类杂质(如钾、钠、钙离子)含量。
  4. 不溶于水杂质

    • 检测方法:过滤称重法(孔径0.15 mm滤膜)。
    • 标准要求:≤20 mg/kg(优级)、≤40 mg/kg(一级)。
    • 意义:检测砂土、纤维等机械杂质残留。

三、卫生安全指标检测

  1. 二氧化硫(SO₂)残留

    • 检测方法: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 5009.34)。
    • 标准要求:≤30 mg/kg。
    • 意义:硫磺熏蒸工艺可能残留的潜在致癌物。
  2. 重金属污染

    • 铅(Pb):原子吸收光谱法,≤0.5 mg/kg;
    • 砷(As):氢化物原子荧光法,≤0.5 mg/kg;
    • 镉(Cd)、汞(Hg):限量≤0.1 mg/kg。
    • 意义:防范土壤污染或加工设备迁移污染。
  3. 微生物指标

    • 菌落总数:≤500 CFU/g;
    •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 检测方法:平板计数法、PCR检测。
  4. 农药残留

    • 检测项目:甘蔗种植中可能使用的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
    •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标准要求:符合GB 2763《食品中农药大残留限量》。

四、其他专项检测

  1. 粒度分布

    • 检测方法:激光粒度分析仪。
    • 意义:影响溶解速度和食品加工均匀性,如饮料工业要求粒径0.3-0.6 mm。
  2. 还原糖分

    • 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滴定法(GB/T 35888)。
    • 标准要求:≤0.03%(优级)。
    • 意义:还原糖过高易导致吸潮结块。

五、质量控制建议

  1. 原料控制:甘蔗/甜菜种植区应远离工业污染源。
  2. 工艺优化:采用膜过滤、离子交换技术降低灰分和色值。
  3. 检测频率:生产企业需每批次抽检,监控二氧化硫和微生物。
  4. 第三方验证:定期送检至CMA/ 认证实验室,确保数据性。

结语

白砂糖的检测体系覆盖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企业需结合生产工艺特点针对性强化关键指标监测。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提升,未来检测技术将向快速无损(如近红外光谱)和高灵敏度(如质谱联用)方向发展,以更保障糖类产品的质量安全。

上一篇:腐竹检测下一篇:蚕蛹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白砂糖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