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儿童护理用品-饮水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本标准规定了公称规格(螺纹大径)为1.6~64mm、标准系列、硬度等级为100HV级、产品等级为C级的平垫圈。 硬度等级为100HV级的垫圈适用于: ——性能等级至6.8级、产品等级为C级的六角头螺栓和螺钉; ——性能等级至6级、产品等级为C级的六角螺母; ——表面淬硬的自挤螺钉。 如要求本标准规定以外的尺寸,则应从GB/T 5286中选取。 当用于夹紧软材料零件或者工件上大的螺栓通孔时,使用者应校验本类型垫圈的适用性。
本标准规定了公称规格(螺纹大径)为3~36mm、大系列、硬度等级为200HV和300HV级、产品等级为A级的平垫圈。 符合本标准的垫圈适用于夹紧软材料零件或者工件上大的螺栓通孔。但对后者应校验垫圈厚度的适用性。 硬度等级为200HV级的垫圈适用于: ——性能等级至8.8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六角头螺栓和螺钉; ——性能等级至8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六角螺母; ——不锈钢及类似化学成分的六角头螺栓、螺钉和六角螺母; ——表面淬硬的自挤螺钉。 硬度等级为300HV级的垫圈适用于: ——性能等级至10.9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六角头螺栓和螺钉; ——性能等级至10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六角螺母; 如要求本标准规定以外的尺寸,则应从GB/T 5286中选取。
本标准规定了公称规格(螺纹大径)为3~36mm、大系列、硬度等级为100HV级、产品等级为C级的平垫圈。 符合本标准的垫圈适用于夹紧软材料零件或者工件上大的螺栓通孔。但对后者应校验垫圈厚度的适用性。 硬度等级为100HV级的垫圈适用于: ——性能等级至6.8级、产品等级为C级的六角头螺栓和螺钉; ——性能等级至6级、产品等级为C级的六角螺母; ——表面淬硬的自挤螺钉。 如要求本标准规定以外的尺寸,则应从GB/T 5286中选取。
本标准规定了公称规格(螺纹大径)为1.6~64mm、标准系列、硬度等级为200HV和300HV级、产品等级为A级的平垫圈。 硬度等级为200HV级的垫圈适用于: ——性能等级至8.8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六角头螺栓和螺钉; ——性能等级至8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六角螺母; ——不锈钢及类似化学成分的六角头螺栓、螺钉和六角螺母; ——表面淬硬的自挤螺钉。 硬度等级为300HV级的垫圈适用于: ——性能等级至10.9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六角头螺栓和螺钉; ——性能等级至10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六角螺母; 如需要本标准规定以外的尺寸,则应从GB/T 5286中选取。 当用于夹紧软材料零件或者工件上大的螺栓通孔时,使用者应校验这类垫圈的适用性。
本标准规定了公称规格(螺纹大径)为5~64mm、标准系列、硬度等级为200HV和300HV级、产品等级为A级的平垫圈。 硬度等级为200HV级的垫圈适用于: ——性能等级至8.8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六角头螺栓和螺钉; ——性能等级至8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六角螺母; ——不锈钢及类似化学成分的六角头螺栓、螺钉和六角螺母; ——表面淬硬的自挤螺钉。 硬度等级为300HV级的垫圈适用于: ——性能等级至10.9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六角头螺栓和螺钉; ——性能等级至10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六角螺母; 如需要本标准规定以外的尺寸,则应从GB/T 5286中选取。 当用于夹紧软材料零件或者工作上大的螺栓通孔时,使用者应校验这类垫圈的适用性。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制压力容器的建造要求。本部分规定了金属制压力容器材料、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的设计压力:钢制容器不大于35MPa。 其他金属材料制容器按相应引用标准确定。本标准适用的设计温度范围:设计温度范围:-269℃~900℃。钢制容器不得超过按GB 150.2中列入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其他金属材料制容器按本部分相应引用标准中列入的材料允许使用温度确定。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制热交换器的通用要求,并规定了管壳式热交换器材料、设计、制造、检验、验收及其安装、使用的要求。本标准的通用要求适用于管壳式热交换器及其他结构型式热交换器,本标准的所有内容适用于管壳式热交换器。本标准适用的设计压力:a) 管壳式热交换器的设计压力不大于35 MPa;b) 其他结构型式热交换器的设计压力按相应引用标准确定。本标准适用的设计温度:a) 钢材不得超过GB 150.2-2011列入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b) 其他金属材料按相应引用标准中列入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确定。本标准中管壳式热交换器适用的公称直径不大于4 000 mm,设计压力(MPa)与公称直径(mm)的乘积不大于2.7×10<上标4>。超出1.5条范围的管壳式热交换器,可参照本标准进行建造。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热交换器:a) 直接火焰加热的热交换器;b) 烟道式余(废)热锅炉;c) 核能装置中存在中子辐射损伤失效风险的热交换器;d) 非金属制热交换器;e) 制冷空调行业中另有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界定范围:a) 热交换器与外部管道连接:1) 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坡口端面;2) 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3) 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4) 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b) 接管、人孔、手孔等的承压封头、平盖及其紧固件;c) 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d) 直接连接在热交换器上的非受压元件如支座、垫板等;e) 安装在热交换器上的超压泄放装置。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烧失量(LOI)、SO<下标3>、不溶物(IR)、SiO<下标2>、Fe<下标2>O<下标3>、Al<下标2>O<下标3>、CaO、MgO、TiO<下标2>、Cl<上标->、K<下标2>O、Na<下标2>O、S<上标2->、MnO、P<下标2>O<下标5>、CO<下标2>、ZnO、F<上标->、游离氧化钙(fCaO)、SrO的测定。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又分为基准法和代用法。如果同一成分列了多种测定方法,当有争议时以基准法为准。本标准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和制备上述水泥的熟料、生料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水泥和材料。
本标准规定了铝酸盐水泥的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中只对铝酸盐水泥的烧失量的测定、不溶物的测定、全硫的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氟离子的测定规定了基准法。而对二氧化硅的测定、三氧化二铁的测定、二氧化钛的测定、三氧化二铝的测定、氧化钙的测定、氧化镁的测定规定了基准法和代用法。本标准适用于铝酸盐水泥和适合采用本方法的其他铝酸盐类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材料。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提要、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结果表述、精密度及试验报告等。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无烟煤。
警告:适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为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GB/T 22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蒸馏分离-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本部分适用于钢铁及合金中质量分数为0.0005%~0.10%砷含量的测定。
GB/T 22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钢铁中钴含量。本部分适用于钢铁及合金中质量分数为0.003%~5.0%钴含量的测定。
警告:适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为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GB/T 22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重量法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含硒钢除外。本方法特别适合作为标准样品定值用用的参考方法。本部分方法一适用于质量分数为0.003%~0.35%的硫含量的测定;本部分方法二适用于质量分数为0.003%~0.20%的硫含量的测定。
GB/T 22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钛含量。本部分适用于质量分数为0.002%-0.80%钛含量的测定。
GB/T 22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钙和镁含量的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钢铁及合金中质量分数为0.000 2%~0.003 5%的钙和0.000 3%~0.05%的镁含量的测定。
GB/T 22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纯铁、铸铁、钢及高温合金中钙和镁含量的方法。本部分适用于质量分数为0.000 5%~0.006%的钙含量和质量分数为0.000 5%~0.20%的镁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原油或其馏分油通过不同加工工艺制得煤油的分类和标记、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所属产品主要用于点灯照明、各种煤油燃烧器、溶剂和洗涤剂等。
本文件规定了半精炼石蜡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取样和组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交货验收。本文件适用于以含油蜡为原料,经发汗或溶剂脱油、白土或加氢精制所得到的半精炼石蜡,所属产品适用于制造蜡烛、蜡笔、包装用纸,一般电讯材料及木材加工、轻工、化工原料等方面。
本部分规定了三相交流系统中的高压输变电设备和设施的相对地绝缘、相间绝缘和纵绝缘的额定耐受电压的选择原则,规定了这些设备的标准额定耐受电压、并给出了标准额定耐受电压的系列,额定耐受电压原则上宜从该系列中选取。 本部分适用于标称电压在1kV以上的三相交流系统。选取的额定耐受电压应与设备的高电压相关联。该关联仅是为了绝缘配合的目的。本部分中不包括对人员安全的要求。本部分的原则也适用于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但其耐受电压值可以与本部分规定的标准定额耐受电压不同。在制定各设备标准时,应根据本部分的要求,规定适合于该类设备的额定耐受电压和试验程序。
GB/T 311的本部分将为正确执行GB 311.1—2012《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提供指导,以便经济合理地确定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输变电设备或成套装置的额定耐受电压、选取相应于设备高电压U<下标m>的标准绝缘水平。本部分与GB 311.1—2012相对应,适用于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的相对地绝缘、相间绝缘和纵绝缘,并按设备高电压分为两个范围,即范围I和范围II。与设备高电压的关联性仅是为了绝缘配合的目的,本部分不包括对人员安全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标称电压为1 kV以上的三相交流系统,给出或推荐的数值一般也仅适用于这些系统。但是,提供的基本原则对两相和单相电力系统也是适用的。在导则中强调结合具体工程研究绝缘配合,以合理确定绝缘水平的必要性,这对范围II的设备更有意义。本部分不考虑例行试验,有关例行试验由相关设备委员会规定。本部分的内容严格遵循GB 311.1—2012给出的绝缘配合的程序(GB 311.1—2012中图1)。本部分第2章至第5章与GB 311.1—2012图1中相应的框格对应,给出了如何掌握绝缘配合程序原则的详细信息,求取要求耐受电压。本部分强调,在绝缘配合程序的初阶段,必须充分考虑到运行中作用电压的所有起因、分类以及类型,与设备高电压的范围(范围I、范围II)无关。只有在程序的后阶段,在选取标准(额定)耐受电压时,采用了用标准耐受电压涵盖特殊运行作用电压的原则,给出了GB 311.1—2012中标准绝缘水平与设备高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附录中给出了支撑标准正文阐述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