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检测

发布日期: 2024-06-21 17:34:53 - 更新时间:2024年06月29日 15:22

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GB 4943.1-2022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第1部分:安全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对音频、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商务和办公机器领域内的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安全要求。不包括设备的性能或功能特性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600 V的上述电气和电子设备。本文件也适用于:——预定要安装在本设备中的元器件和组件。如果装有这种元器件和组件的完整设备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则这种元器件和组件就不需要符合本文件中每一条的要求。——预定给本文件范围内的其他设备供电的外部电源单元。——预定与本文件范围内的设备共同使用的附件。——安装在受限制接触区内的大型设备。对具有大型机械部件的设备,可能需要附加要求。——在热带地区使用的设备。本文件还适用于预定安装在室外场所的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对室外设备的要求在相关时,也适用于直接安装在户外用来为要安装在户外场所的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提供壳体的室外外壳。具体结构要求见附录Y。每种安装形式可能有特殊要求。另外,本文件不包含对室外设备防直击雷影响的保护要求。除制造商另有规定外,本文件假定高海拔为5 000 m。IEC 62368-3中给出了对能通过通用通信电缆,例如USB或以太网(PoE)提供直流电源的设备的附加要求。IEC 62368-3不适用于:——使用专有连接器供电的设备;或——使用专有协议供电的设备。本文件说明了对一般人员、受过培训的人员和熟练技术人员的安全防护。对于明显为儿童设计或预定为儿童使用或对儿童特别有吸引力的设备可能需要采用附加要求。本文件不适用于:——具有非自含危险运动部件的设备,例如机器人设备。和——个人护理机器人,包括移动服务机器人、物理助理机器人和个人运载机器人;和——不与设备构成整体的电源系统,例如电动机发电机组、电池备用系统和配电用变压器。本文件未涉及:——除例行试验外的制造过程;——热分解或燃烧所释放的气体的伤害影响;——废弃处置方法;——运输的影响(除本文件规定的以外);——材料、元器件或设备自身储存的影响;——特殊辐射,例如α粒子和β粒子引起伤害的可能性;——辐射或对流的热能引起热伤害的可能性;——可燃液体引起伤害的可能性;——设备在富氧或易爆炸性环境中的使用;——在第7章规定以外的化学物质中的暴露;——静电放电事件;——暴露在电磁场中;——环境问题;或——功能安全的要求,与工作场所有关的要求除外。

GB/T 17614.3-2018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第3部分:智能变送器性能评定方法

本部分规定了以下方法和方法学:● 方法——有关智能变送器功能的评价方法;——有关智能变送器操作特性及其静态、动态性能的试验方法。● 方法学——有关确定可靠性和探测故障所使用的诊断基本模型的学问;——有关确定智能变送器在通信网络中通信能力的方法的学问。这些方法和方法学适用于把一个或多个物理量、化学量或电量转换成通信网络(见IEC 61158系列标准或其他标准)用数字信号或转换成模拟电信号(见IEC 60381系列标准)的智能变送器。本部分所列方法和方法学主要用于:——制造商确定自己产品的性能;——用户或独立测试试验室验证设备的性能规范。建议智能变送器的制造商在早期开发阶段就开始应用GB/T 17614的本部分。本部分通过以下方法对智能变送器的设计评审提供指导:——以结构化的方法制定硬件和软件设计评审检查表;——在不同环境和运行条件下对其性能、可信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检验测量的试验方法;——获得报告数据的方法。

GB/T 17628-2008信息技术.开放式edi参考模型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协调现有标准的集成和未来标准的开发的框架,以便各开放式edi参与方通过开放式edi进行相互工作,同时,本标准还为这些标准提供了参考。因此,本标准的作用是通过提供标准开发者使用的语境来指导实现开放式edi所需的标准化工作,保证相关的标准化建模和描述技术、服务、服务接口、协议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本标准通过业务交易的两个视角,描述了与开放式edi参与方使用的信息技术系统的互操作性有关的重要方面。这两个视角是:开放式edi参与方之间的业务信息、业务约定、协定和规则等的业务方面;在开放式edi系统中支持业务交易的执行所需的信息技术方面。本标准既不是实施规范,也不是用于检验实施的一致性的基础。

GB/T 18700.1-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第503篇: TASE.2服务和协议

本标准在完全遵从ISO协议栈的基础上,详细规定了控制中心间通过广域网和局域网交换实时数据的方法。它对集中式或分布式的体系结构均可提供支持。本标准覆盖的交换数据包括实时数据信号、控制操作、时间序列数据、调度计划、电能结算信息、远方程序控制和事件通知等多种类型。 虽然TASE.2的初衷是提供控制中心间的数据交换方法,但其使用并不仅限于此,它可以适用于有类似要求的其他领域,如:发电厂、工厂自动化、过程控制自动化等。 本标准既不规定具体的实现或产品,也不对计算机系统内实体的实现和接口加以限制。本标准对实现的外部可视的功能及其一致性要求进行规定。

GB/T 18725-2008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术语

本标准定义了制造业信息化领域所用的有关技术术语,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理论部分的基本术语和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应用部分的技术术语,以及国内技术市场上出现的新的词汇。本标准适用于与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有关的科研、生产、工程、管理、经营、教育等部门。本标准技术内容支持现代设计工程和企业信息化所要求的设计、制造、管理、集成、通信互连、网络及相关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术语。

GB/T 19002-2018质量管理体系 GB/T 19001—2016应用指南

本标准旨在对GB/T 19001—2016的要求提供指南,并给出组织为满足这些要求可能采取步骤的示例。本标准没有增加、删减或以任何方式修改这些要求。本标准没有规定强制性的实施方法或提供任何首选的解释方法。

GB/T 20274.3-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第3部分:管理保障

GB/T 20274的本部分建立了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保障的框架,确立了组织机构内启动、实施、维护、评估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的指南和通用原则。本部分定义和说明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保障中反映组织机构信息安全管理保障能力的安全管理能力级,以及提供组织机构信息安全管理保障内容的管理保障控制类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涉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的所有用户、开发者和评估者。

GB/T 22081-2016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控制实践指南

本标准为组织的信息安全标准和信息安全管理实践提供了指南,包括考虑了组织信息安全风险环境的控制的选择、实现和管理。本标准被设计用于组织:a) 选择控制,即基于GB/T 22080,在实现一个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选择控制;b) 实现通用的、可接受的信息安全控制;c) 制定组织自己的信息安全管理指南。

GB/T 24833-200910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10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结构、硬软件配置要求、系统功能、性能指标及运行环境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交流10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

GB/T 25065-2010信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 签名生成应用程序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可靠电子签名的签名生成应用程序(SCA)的安全要求,内容包括:定义一种签名生成环境的模型和签名生成应用程序的功能模型;规定适用于功能模型中所有功能模块的总体要求;规定签名生成应用程序中每个功能模块的安全要求,除了SSCD。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用于生成可靠电子签名的签名生成应用程序。

GB/T 25486-2010网络化制造技术术语

本标准给出企业利用网络化技术开展产品设计、制造、销售、采购和管理等一系列制造活动的相关技术术语。本标准适用于我国面向制造业信息化的网络化制造的开发、应用和测评。

GB/T 25737-201010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验收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10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验收范围、内容、方法和验收规则。本标准适用于10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验收。其他电压等级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验收可参照使用。

GB/T 26318-2010物流网络信息系统风险与防范

本标准规定了物流网络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物流企业对信息系统或物流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规范与管理,并可作为相关机构对物流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价的依据。

GB/T 27912-2011金融服务 生物特征识别 安全框架

本标准规定了金融业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机制鉴别人员身份的安全框架,介绍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类型,阐述了有关应用问题。本标准也描述了实现架构,详细规定了有效管理的小安全要求,也为人员提供了控制目标和使用建议。 本标准包括: ——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验证其声称的身份或识别其个体身份,对参与金融服务的人员和雇员身份进行鉴别; ——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对用户登记时提交的凭证进行确认,以支持身份鉴别; ——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登记、传输、存储、身份确认、身份识别以及终止等过程,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管理; ——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在其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完整性、源鉴别和机密性; ——生物特征识别机制在逻辑和物理访问控制中的应用; ——保护金融机构及其客户的监控措施; ——在整个生物特征识别信息生命周期中所使用的物理硬件的安全性。 本标准不包括: ——个体生物特征识别信息的隐私权和所有权; ——有关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与生物特征数据匹配、以及生物特征匹配决策流程等方面的具体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非鉴别方面的便利性应用,如语音识别、用户交互和匿名访问控制等方面的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由于数据机密性或其他原因而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加密的强制方式。

GB/T 29246-2017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概述和词汇

本标准概述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提供了ISMS标准族中常用的术语及其定义。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例如,商业企业、政府机构、非盈利组织)。

GB/T 29269-2012信息技术 住宅通用布缆

本标准规定了住宅通用布缆。住宅可能由一栋或多栋建筑组成,也可能一栋建筑中包含多个住宅。本标准规定的通用布缆支持以下三种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广播和通信技术(BCT);·建筑物内的指令、控制和通信(CCCB)。本标准规定的布缆由下述一种或多种组成:·平衡布缆;·同轴布缆;·光纤布缆。本标准就下述内容规定了通用布缆的设计和配置要求:a)结构和拓扑结构;b)低配置;c)永久链路和信道的性能要求;d)连接点的位置和密度;e)对特定应用设备和外部网络的接口;f)与其他建筑物服务的共存性。安全(电气、火灾等)和电磁兼容(EMC)的要求不在本标准范围内,而由其他标准和法规所包括,然而,本标准给出的信息可能有助于满足这些要求。

GB/T 29853.1-2013信息技术 业务操作视图 第1部分:实现电子业务的业务操作

综合业务操作视图(BOV)本部分规定了开放电子数据交换参与方从某一剧本发送的信息,符合于开放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应允许在该剧本的语境中,通过引用该剧本而无需通过协定,由一个或多个开放电子数据交换方接收和处理这种信息。不过在任何开放电子数据交换事务中,法律要求和(或)从组织允诺产生的义务,可由应适用的法律环境或参与的组织之间的法律交换协定的形成来调节。开放电子数据交换各方需要遵守基于规则的行为和过程,并在开放电子数据交换[例如业务、操作、技术、法律和(或)审核的视角]中拥有作出承诺的能力。与BOV有关的这个标准处置商务框架和法律框架及其业务事务环境的基础要求,另将信息技术和远程通信环境的要求整合为一。本部分适用于“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战略方向外,还支持ISO/IEC JTC1的附加的策略方向“文化适应性”。这个BOV标准也支持从公共政策与顾客环境提出的要求,跨部门的要求以及处置同行业问题的需要。<上标7)>这个BOV标准将这些不同的要求集整合为一。见图3。本部分允许对各种约束--包括法律要求,商务的和(或)贸易的合同条款,公共政策(例如保密与数据保护,产品或服务加标签,顾客保护),法律和规章--进行定义并通过业务操作视图明确集成到开放电子数据交换。这意味着本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用作不同业务操作要求集之间的公共桥梁,即允许将定义这些要求的各种代码集和规则以电子方式集成到业务过程。本部分包含的方法体系和工具,用于将通用业务惯例以剧本、剧本属性、角色、信息束和语义构件的形式规定为通用业务事务的各个部分。为达到这一

GB/T 31983.31-2017低压窄带电力线通信 第31部分: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电力线通信 物理层规范

GB/T 31983的本部分规定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低压窄带电力线通信(PLC)物理层协议规范,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格式(PPDU)、信道编码、交织、OFDM调制、物理层信号帧产生以及连续传输方式和工频同步过零时隙传输方式等。本部分适用于3 kHz~500 kHz频段通过室内或室外低压交流配电线或直流输电线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在本部分物理层协议规范的基础上,一个在低压配电网上建立起的由多个通信节点组成的完整PLC系统还包括数据链路层(DLL,由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组成),以及与具体应用情形相关的应用层。典型的低压窄带电力线通信应用情形包括智能电能表集中抄表(AMR)、AMI/AMM、家居智能控制、路灯控制、智能楼宇、四表集抄以及智能电网(Smart Grid)的其他应用,例如:电动车辆充电控制等。本部分同样适用于中压电力线通信,以及城市和农村的长距离电力线通信。

GB/T 32399-2015信息技术 云计算 参考架构

本标准规定了云计算参考架构(CCRA),包括云计算角色、云计算活动、云计算功能组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DCS)移动式和便携式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电磁兼容)检测 下一篇:电子和通信设备用变压器和电感器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