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茶叶及其制品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本标准第一法(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101 ℃~105 ℃下,蔬菜、谷物及其制品、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卤菜制品、粮食(水分含量低于18%)、油料(水分含量低于13%)、淀粉及茶叶类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 g/100 g的样品。第二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高温易分解的样品及水分较多的样品(如糖、味精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如奶糖、软糖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 g/100 g的样品(糖和味精除外)。第三法(蒸馏法)适用于含水较多又有较多挥发性成分的水果、香辛料及调味品、肉与肉制品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1 g/100 g的样品。第四法(卡尔?费休法)适用于食品中含微量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含有氧化剂、还原剂、碱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硼酸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容量法适用于水分含量大于1.0×10<上标-3> g/100 g的样品。
本标准第一法规定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第二法规定了食品中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第三法规定了食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淀粉类灰分的方法适用于灰分质量分数不大于2%的淀粉和变性淀粉),第二法适用于食品中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第三法适用于食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下标1>、黄曲霉毒素B<下标2>、黄曲霉毒素G<下标1>、黄曲霉毒素G<下标2>(以下简称AFT B<下标1>、AFT B<下标2>、AFT G<下标1>和AFT G<下标2>)的测定方法。本标准第一法为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中AFT B<下标1>、AFT B<下标2>、AFT G<下标1>和AFT G<下标2>的测定。本标准第二法为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中AFT B<下标1>、AFT B<下标2>、AFT G<下标1>和AFT G<下标2>的测定。本标准第三法为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中AFT B<下标1>、AFT B<下标2>、AFT G<下标1>和AFT G<下标2>的测定。本标准第四法为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中AFT B<下标1>的测定。本标准第五法为薄层色谱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中AFT B<下标1>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钾、钠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四种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钾、钠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锰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三种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锰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蛋及蛋制品、乳及乳制品、调味品、饮料类、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茶叶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职业的分类结构、类别、代码及说明。本标准适用于按职业分类的各种普查、调查统计及行政管理和国内外信息交流等。
本标准规定了柑桔鲜果检验依据、抽样和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检验各类柑桔鲜果。
本规范适用食品加工和生产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厂房中洁净用房的设计、施工、工程检测和工程验收。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咖啡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咖啡,包括生咖啡、焙炒咖啡豆和咖啡粉。不适用于脱咖啡因咖啡和速溶型咖啡。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优异种质资源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鉴定方法和判定。本标准适用于甘薯优异种质资源评价。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优异种质资源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鉴定方法和判定。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优异种质资源的评价,其他种的评价参考此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优异种质资源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鉴定方法和判定。本标准适用于莲藕(藕莲)优异种质资源的评价。
本标准规定了枣(Ziziphus jujuba Mill.)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鉴定方法和判定。本标准适用于枣种质资源的鉴定和优异种质资源评价。
本标准规定了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种质资源的描述内容和描述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板栗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过程的描述。
本文件规定了植物源性食品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果蔬及其制品、谷物、茶叶、药食同源等植物源性食品中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丁香酸、龙胆酸、芥子酸、咖啡酸、没食子酸、水杨酸、香草酸、异阿魏酸、原儿茶酸、2-羟基肉桂酸、2,3-二羟基苯甲酸、2,3,4-三羟基苯甲酸、3-羟基肉桂酸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茶加工的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有机茶初制、精制加工,再加工和深加工。
本规范适用于以粮食、油料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集合流通、仓储、加工、交易等若干项功能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粮食物流园区总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