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钙(漂粉精)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12 09:47:21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2日 09:48
次氯酸钙(漂粉精)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一、核心检测项目
1. 有效氯含量
- 重要性:决定漂粉精氧化消毒能力的关键指标。
- 检测方法:
- 碘量法(GB/T 10666-2008):在酸性条件下,次氯酸钙与碘化钾反应释放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计算有效氯含量。
- DPD分光光度法:通过显色反应测定溶液中有效氯浓度,适用于快速检测。
2. 杂质分析
- 重金属(砷、铅、汞等):
-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确保符合《生活饮用水消毒剂标准》(GB/T 26366-2010)。
- 游离碱(Ca(OH)₂):
- 水分含量:
- 卡尔·费休法或干燥失重法,控制水分≤5%(过高会加速分解)。
3. 物理性质检测
- pH值:
- 配制1%水溶液,用pH计测定,正常范围10-12(反映碱性环境稳定性)。
- 溶解度:
- 测定25℃下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解速率,评估使用便捷性。
- 颗粒度与流动性:
- 筛分法或激光粒度分析,确保均匀性(工业级通常要求80%颗粒通过100目筛)。
4. 稳定性与分解产物
- 热稳定性:
- 热重分析(TGA)评估高温(如60℃)下有效氯损失率。
- 分解产物检测:
- 检测氯酸盐(ClO₃⁻)、亚氯酸盐(ClO₂⁻)含量,避免副产物超标(如欧盟标准EN 901:2013限值)。
5. 安全与腐蚀性
- 腐蚀性测试:
- 金属片浸泡实验(如碳钢、铜),观察72小时腐蚀速率。
- 急性毒性:
- 大鼠经口LD₅₀测定,确保符合《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2013)。
二、检测标准与法规依据
- 中国标准:GB/T 10666-2008《次氯酸钙》、GB/T 26366-2020《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要求》。
- 标准:ASTM E534-13(美国)、EN 901:2013(欧盟)、WHO《饮用水水质准则》。
三、检测流程示例
- 取样:按批次随机抽取500g样品,研磨至均匀粉末。
- 有效氯测定:碘量法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允许误差±1%)。
- 重金属检测:微波消解后ICP-MS分析,对比标准限值。
- 结果判定:若有效氯≥65%、重金属≤10mg/kg、水分≤3%,判定为合格品。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有效氯偏低:原料配比不当或储存条件不佳(需避光、密封、<25℃)。
- 重金属超标:原料石灰或氯气纯度不足,需加强供应商质量控制。
- 结块严重:水分控制失效或包装密封性差,建议添加防结块剂。
五、总结
次氯酸钙的检测需系统覆盖成分、杂质、物化性质及安全性,确保其在消毒、水处理中的性与环境友好性。生产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合规要求。
分享
上一篇:漂白液检测
下一篇:工业金属钠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次氯酸钙(漂粉精)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