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16 07:10:47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6日 07:12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点 击 解 答  |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引言
一、托辊检测的核心项目及技术要点
1. 外观完整性检测
- 检测内容:表面锈蚀、裂纹、凹痕、涂层剥落;端盖密封性;焊缝质量。
- 技术方法:目视检查(辅以高清内窥镜)、磁粉探伤(裂纹检测)、涂层测厚仪(防腐层厚度≥0.2mm)。
- 标准依据:MT/T 655-2011《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技术条件》。
2. 尺寸与形位公差检测
- 关键参数:
- 外径公差:Φ89mm托辊允许偏差±0.5mm
- 同轴度误差:≤0.3mm(高速托辊需≤0.15mm)
- 辊体直线度:全长偏差≤1.5mm/m
- 检测工具:三坐标测量机、激光对中仪、V型块配百分表。
3. 动态性能测试
- 旋转阻力测试:
- 空载阻力矩:Φ133mm托辊应≤1.5N·m(MT/T 655)
- 测试方法:扭矩传感器+变频驱动,记录0.2-5m/s多速段数据。
- 轴向窜动检测:
- 允许窜动量:普通托辊≤0.7mm,重型托辊≤1.2mm
- 检测装置:轴向限位挡板配合位移传感器。
4. 密封与润滑评估
- 防水防尘试验:
- 浸水试验:托辊浸入水深1m,以150r/min旋转2h,内部进水率<0.05%。
- 粉尘模拟:在浓度100g/m³煤尘环境中运行24h,拆检轴承污染情况。
- 润滑脂检测:
- 油品粘度:NLGI 2#锂基脂(-20℃~120℃适用)
- 填充量:轴承腔容积的30%-50%(过量导致温升)。
5. 材料性能分析
- 关键指标:
- 辊体钢管:屈服强度≥235MPa(Q235B)、壁厚公差±0.2mm
- 轴承寿命:SKF/C3级深沟球轴承,L10寿命≥30000h
- 检测手段:光谱分析(材料成分)、金相显微镜(晶粒度)、万能试验机(拉伸强度)。
二、智能化检测技术应用
1. 在线监测系统
- 振动监测:安装加速度传感器(频响范围5Hz-10kHz),通过FFT分析轴承故障特征频率(BPFO/BPFI)。
- 红外热成像:检测托辊表面温度异常(正常工况≤65℃),定位卡滞或润滑不良点。
2. 无人机+AI视觉检测
- 搭载高清摄像头的巡检无人机,通过YOLOv5算法识别托辊表面缺陷(准确率>92%),实现巷道内快速普查。
三、检测周期与维护策略
检测类型 |
周期 |
适用场景 |
日常巡检 |
每班1次 |
外观、异响、温度 |
定期拆检 |
3-6个月 |
轴承磨损、密封失效 |
大修期全面检测 |
1-2年 |
材料性能、动态特性 |
维护建议:建立托辊全生命周期数据库,结合运行小时数、负载强度制定预测性维护计划,降低非计划停机率30%以上。
四、典型案例分析
某煤矿主斜井DTL120/150/3×500带式输送机,因托辊卡滞导致驱动电机电流波动超15%。通过振动频谱分析发现63Hz处存在明显峰值,判定为轴承外圈故障。更换28组故障托辊后,系统能耗降低8.7%,年节约电费超50万元。
结论
煤矿托辊检测需构建“预防性检查+状态监测+维修”的闭环管理体系。随着MEMS传感器、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未来将实现托辊健康状态的实时评估与智能决策,为矿山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 GB/T 10595-2021《带式输送机》
-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2020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