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材料实验室 > 建筑材料

煤矿井下用塑料编织袋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16 19:16:32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6日 19:18

煤矿井下用塑料编织袋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煤矿井下用塑料编织袋检测项目与技术规范

一、物理机械性能检测

1.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

  • 检测目的:评估编织袋在受力时的抗拉性能和延展性。
  • 测试方法:依据GB/T 1040《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对经向、纬向进行拉伸测试。
  • 技术要求:纵向拉伸强度≥30kN/m,横向≥25kN/m;断裂伸长率≤30%(防止过度拉伸变形)。

2. 抗穿刺性能

  • 检测目的:模拟井下尖锐物体冲击时的抗破损能力。
  • 测试方法:使用落锤穿刺试验机,根据GB/T 10004标准进行测试。
  • 技术要求:穿刺强度≥9J(焦耳)。

3. 耐磨性

  • 检测目的:评估编织袋在摩擦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 测试方法:采用马丁代尔耐磨试验机,按GB/T 21196标准进行循环摩擦测试。
  • 技术要求:表面磨损率≤5%(1000次摩擦后)。

二、安全性能检测

1. 抗静电性能

  • 检测目的:防止静电积聚引发瓦斯或煤尘爆炸。
  • 测试方法:依据MT 113-1995《煤矿井下用塑料制品安全性能检验规范》,测量表面电阻。
  • 技术要求:表面电阻值≤1×10⁹Ω(导电型材料)或≥1×10¹²Ω(抗静电型材料)。

2. 阻燃性能

  • 检测目的:确保编织袋遇火时不易燃烧或自熄。
  • 测试方法:按GB/T 2408《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进行垂直燃烧测试。
  • 技术要求:燃烧时间≤10秒,损毁长度≤100mm,无熔滴现象。

三、环境适应性检测

1. 耐腐蚀性

  • 检测目的:验证编织袋在井下潮湿、酸性环境中的稳定性。
  • 测试方法:浸泡于pH=3的硫酸溶液及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4小时。
  • 技术要求:浸泡后拉伸强度下降率≤10%,无分层、起泡现象。

2. 防潮性能

  • 检测目的:避免因吸潮导致强度下降或霉变。
  • 测试方法:在温度40℃、湿度90%的环境中放置48小时,测试质量变化率。
  • 技术要求:质量变化率≤2%。

四、材料成分与工艺检测

1. 原材料分析

  • 检测项目: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树脂类型、抗静电剂/阻燃剂添加比例。
  • 技术要求:符合MT 113-1995中对塑料母粒的配方要求。

2. 缝合与封口强度

  • 检测方法:对袋口缝合处进行拉力测试。
  • 技术要求:缝合强度≥200N/50mm,封口无开裂。

五、外观与尺寸检测

1. 外观检查

  • 检测内容:表面是否平整、无破洞、无油污、印刷标识清晰。
  • 技术要求:印刷内容需包含“MA”煤矿安全标志、生产日期及厂家信息。

2. 尺寸偏差

  • 检测方法:测量编织袋长度、宽度及厚度。
  • 技术要求:尺寸误差≤±1.5%,厚度≥0.08mm。

六、综合性能验证

1. 模拟工况测试

  • 测试内容:在模拟井下环境中(瓦斯浓度0.5%、湿度80%)进行长期负载试验。
  • 技术要求:连续使用30天后,无破损、强度下降≤15%。

结论

煤矿井下用塑料编织袋的检测需覆盖物理性能、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及材料工艺四大维度。企业应选择具备MA(煤矿安全认证)资质的产品,并定期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进行复检,以确保其在井下极端环境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因包装破损导致的物料泄漏、静电火花等安全隐患,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以上内容符合中国标准(GB)及煤矿行业标准(MT),实际检测中需以新版标准为准。


分享
上一篇:汽车座椅总成检测 下一篇: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煤矿井下用塑料编织袋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