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材料实验室 > 建筑材料

碎石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17 14:22:10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 14:23

碎石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碎石检测项目详解: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石

一、物理性能检测

  1. 粒径级配分析

    • 检测意义:粒径分布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流动性。
    • 检测方法:采用筛分法(依据GB/T 14685),将碎石样品通过标准方孔筛(如4.75mm、9.5mm、16mm等)分级,计算各粒径区间的累计筛余百分比。
    • 标准要求:连续级配碎石需满足不同工程用途的级配范围(如C30混凝土要求5-31.5mm连续级配)。
  2. 压碎值试验

    • 检测意义:评估碎石抗压碎能力,反映骨料在荷载下的强度。
    • 检测方法:将粒径9.5-13.2mm的碎石装入钢模,施加200kN压力后计算碎屑质量占比。
    • 标准限值:Ⅰ类碎石≤10%,Ⅱ类≤20%,Ⅲ类≤30%(GB/T 14685)。
  3. 针片状颗粒含量

    • 检测意义:针状(长径比≥3)或片状(厚度<平均粒径0.4倍)颗粒过多会降低混凝土抗折强度。
    • 检测方法:游标卡尺测量颗粒长、宽、厚,统计超标颗粒质量占比。
    • 允许范围:一般工程要求≤15%,高强度混凝土需≤5%。
  4. 含泥量与泥块含量

    • 检测意义:泥土杂质会阻碍水泥与骨料粘结,降低混凝土耐久性。
    • 检测方法:水洗法(浸泡24小时后淘洗)分离泥土与碎石,烘干后计算损失质量比。
    • 标准限值:Ⅰ类碎石含泥量≤0.5%,泥块含量≤0.2%。
  5. 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

    • 检测意义:表观密度反映材料密实度,堆积密度影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检测方法:量筒法或容量筒法测定单位体积碎石质量。
    • 典型值:花岗岩碎石表观密度约2.6-2.8g/cm³,堆积密度1.5-1.7g/cm³。

二、化学性能检测

  1. 碱-骨料反应活性

    • 检测意义:含活性二氧化硅的碎石遇水泥碱分易产生膨胀开裂。
    • 检测方法:岩相法鉴定矿物成分,化学法(ASTM C289)测定潜在反应性。
    • 控制措施:若活性超标,需使用低碱水泥或掺加矿物掺合料。
  2. 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

    • 检测意义:硫化物(如黄铁矿)氧化后生成硫酸,腐蚀混凝土结构。
    • 检测方法:化学滴定法(GB/T 176)测定SO₃含量。
    • 限值要求:SO₃质量分数≤0.5%(GB/T 14685)。

三、耐久性检测

  1. 洛杉矶磨耗损失

    • 检测意义:模拟碎石在运输与施工中的耐磨性能。
    • 检测方法:将碎石与钢球在旋转筒内碰撞500转,计算质量损失率。
    • 标准限值:高速公路面层碎石≤28%,基层≤35%(JTG E42)。
  2. 抗冻性试验

    • 检测意义:评估碎石在冻融循环下的抗崩解能力。
    • 检测方法:饱和碎石经-18℃~20℃循环冻融25次,检测质量损失率。
    • 合格标准:质量损失≤5%(严寒地区工程要求)。

四、检测流程与质量控制

  1. 取样规范

    • 按批次(每400m³或600t为一检验批)随机取样,四分法缩分至试验所需量。
  2. 检测频率

    • 新料源或每半年:全项目检测;常规使用:检测级配、压碎值、含泥量。
  3. 不合格处理

    • 含泥量超标:水洗或筛分处理;压碎值不足:更换料源或降级使用。

结语

碎石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可有效预防因骨料缺陷导致的混凝土开裂、路面车辙等问题。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未来检测将更注重再生骨料的性能评估及环境友好性指标(如放射性检测)的完善,推动行业向、可持续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 GB/T 14685-2022《建设用碎石、卵石》
  •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 ASTM C33/C33M-18《混凝土骨料标准规范》

分享
上一篇:地毯检测 下一篇:安全绳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碎石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