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 > 材料实验室 > 建筑材料

扑草净可湿性粉剂检测

发布日期: 2025-04-11 18:01:58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1日 18:03

扑草净可湿性粉剂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点 击 解 答  

扑草净可湿性粉剂检测项目及方法

一、有效成分含量检测

  1. 检测意义 确保产品中扑草净的有效成分含量符合标注值(如50%、80%等),直接影响药效和作物安全性。

  2. 检测方法

    • 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反相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紫外检测器测定(波长254 nm)。
    • 气相色谱法(GC):适用于低极性条件下的定量分析,需优化柱温程序。
    • 标准依据:参照GB/T 19136-2003《农药可湿性粉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或FAO/WHO农药标准。
  3. 判定标准 实测含量与标明值的偏差应在±5%范围内。

二、物理性能指标检测

  1. 悬浮率

    • 意义:反映粉剂在水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影响药液均匀性和防治效果。
    • 方法:按GB/T 14825-2006《农药悬浮率测定方法》,将样品配成悬浮液静置后测定底部沉淀物质量。
    • 标准:悬浮率≥70%(一般要求,具体以产品标准为准)。
  2. 润湿时间

    • 意义:衡量粉剂被水润湿的速度,影响配制效率。
    • 方法:取1 g样品撒于水面,记录完全润湿所需时间(GB/T 5451-2001)。
    • 标准:通常≤120秒。
  3. 细度

    • 意义:颗粒大小影响悬浮性和药液稳定性。
    • 方法:湿筛法(GB/T 16150-1995)或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
    • 标准:≥98%通过45 μm筛(或按产品规格要求)。

三、化学性能指标检测

  1. pH值

    • 意义:影响药剂稳定性和混配兼容性。
    • 方法:电位法(GB/T 1601-1993),取1%水溶液测定。
    • 标准:通常pH 6.0~9.0。
  2. 水分含量

    • 意义:水分过高易导致结块或有效成分分解。
    • 方法:卡尔·费休法或烘干法(GB/T 1600-2001)。
    • 标准:≤3.0%(视产品要求而定)。

四、安全性及杂质检测

  1. 相关杂质

    • 检测项:三聚氰胺、三嗪类副产物等。
    • 方法:HPLC或GC-MS联用,定性定量分析。
    • 标准:单杂≤0.5%,总杂≤1.5%(参考FAO标准)。
  2.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 检测项:铅(Pb)、镉(Cd)、汞(Hg)、砷(As)。
    • 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标准:Pb ≤20 mg/kg,Cd ≤5 mg/kg,Hg ≤2 mg/kg,As ≤10 mg/kg。

五、热储稳定性试验

  1. 意义 模拟高温储存条件,评估产品在长期存放后的理化稳定性。

  2. 方法

    • 将样品密封于安瓿瓶中,置于54±2℃恒温箱储存14天(GB/T 19136-2003)。
    • 检测热储前后有效成分含量、悬浮率、pH值等变化。
  3. 标准

    • 有效成分分解率≤5%;
    • 悬浮率、润湿时间等仍符合原标准。

六、其他检测项目

  • 包装完整性:检查密封性和标签合规性。
  • 持久起泡性:测定药液泡沫体积(通常≤60 mL,参照CIPAC方法)。
  • 稀释稳定性:观察药液稀释后是否分层或沉淀。

总结

扑草净可湿性粉剂的检测涵盖有效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指标、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多个维度,需结合标准(GB)、农药分析协作委员会(CIPAC)及FAO/WHO方法综合判定。生产企业应严格把控各环节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农业应用和环境保护要求。

以上内容可作为农药质量检测的参考依据,具体检测需结合产品登记标准和新法规调整。


分享
上一篇:莠去津悬浮剂检测 下一篇:扑草净原药检测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扑草净可湿性粉剂检测检测服务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咨询在线工程师进行了解!

京ICP备15067471号-35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